激活自治动能!沙河镇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近年来,沙河镇始终把强化基层组织自治能力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以村规民约为“标尺”、红白理事会为“纽带”,在乡风文明培育、美丽乡村打造、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领域精准发力、同向施策,让基层治理的“民生温度”转化为乡村发展的“前进速度”,奏响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和谐乐章。
党建引领,打造美丽乡村“新样板”。“以前村里搞建设,村民总担心‘跟自己没关系’,现在有了‘邻里小院’,大家坐在一起提意见、定方案,参与劲十足!”西头号村党支部书记的话,道出了沙河镇基层治理的创新成效。该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各村推行党员中心联系制度,每名党员联系5-8名普通党员,负责收集诉求、解决难题;同时搭建“邻里小院”议事平台,把会议室“搬”到村民家门口,大到产业发展,小到路灯维修、管网改造,都由村民共同商议决定。
以“约”治村,涵养乡风文明“精气神”。“村规民约不是‘一纸空文’,得让村民说了算、照着做。”这是沙河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思路。在村规民约修订过程中,各村避开“千村一面”,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议、村民代表共同商等方式,多次召开座谈会,把村级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维护、婚姻家庭伦理、邻里互助准则等内容逐条细化,将“反对天价彩礼”“丧事简办不铺张”等群众关切的事写进条款,让村规民约真正“接地气、合民心”。
常态治理,擦亮人居环境“高颜值”。走进沙河镇化音村,曾经堆满杂物的闲置空地变成了配有健身器材的文化广场,坑洼不平的泥泞小路升级为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这是沙河镇人居环境整治的生动缩影。为让村庄“颜值”持久在线,该镇建立“月末周五”环境卫生检查评比机制:每周五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每月末由镇村干部、村民代表组成检查组,逐村检查巷道清洁、沟渠疏通、垃圾分类情况,评比结果在村务公开栏公示。结合“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创建“美丽宜居村庄”2个、“美丽庭院”182户,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在宜居环境中不断提升。(彭蓉)
编辑:史雪婷
责编:魏红光
审核:徐 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