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扁平化”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统筹协调体制,及时调整县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统筹谋划全县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最大程度凝聚合力。加快推动应急指挥平台优化升级,为基层配备19台370M手持多模终端和6台便携式卫星移动热点,安装视频会议系统,实现县镇和相关部门“平时调度+战时联通”,确保应急救援语音通信畅通、视频图像共享、指挥调度顺畅。筑牢“多元化”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按照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要求,立足全县实际,整合国家综合应急消防救援队伍1支34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21支692人、企业兼职应急救援队伍8支273人、应急通信保障分队1支15人、镇级兼职应急救援队伍7支345人、村应急突击队76支780余人,配齐补充应急救援装备,推动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的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构建“一体化”自然灾害防御体系。建立以气象、自然资源、水务等部门为主的预警预报、巡查值守联动机制,切实加强实时水情、雨情、汛情、旱情、火情监测。围绕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防震减灾等开展多轮次督查检查,确保问题隐患得到及时有效整改。构建直达基层责任人的预警“叫应”网络,确定镇村灾害信息员184名,日常强化业务培训,全面提升自然灾害防抗救能力。夯实“系统化”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引导各镇、行业部门、重点企业构建“实物+协议+产能”物资储备模式,形成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物资储备体系。建成县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2栋、镇级应急物资储备库7个,储备应急救灾物资1.85万件,协议储备大型应急救援机械131辆(台)。因地制宜布设村级应急物资储备点,逐步加强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力度,形成纵向衔接、横向支撑、布局合理的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王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