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优聚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临泽:攥紧农业“芯片”现代种业赋能县域经济“加速度”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临泽县大力实施现代种业工程,充分发挥种业资源优势和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支撑,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现代种业服务体系,加快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甘肃中作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种子质检室,科研人员通过各种实验仪器,对玉米种子胚芽及植株幼苗的纯度、芽率、净度、水分等生长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每一组数据的精准记录都在为提升种子抗病性与品质提供数据支撑。
“我们公司现有四个研发中心,自主研发中作719、A1919等15个新品种,相较于市面上的品种,我们的品种在耐密性、抗病性、增加产量方面具有优势。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产品研发力度,为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甘肃中作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总经理贾文义说。
据了解,甘肃中作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临泽县招商引资落户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强化良种科研创新,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自主育成了十余个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投资建设生物育种检测中心与现代化加工生产线,从源头到终端全链条把控种子质量。2024年,该公司生产加工种子达1.2万吨,年产值突破7000万元,成为县域育种创新的“排头兵”。
“今年我们公司计划继续投资500万元,新建设脱粒精选生产线一条,落实种植面积1.3万亩,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种子加工生产计划。未来,我们打算将制种基地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进行精品化种子生产加工,实现年产值4亿元,努力建成现代化种业企业。”贾文义说。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近年来,临泽县将玉米制种产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以构建高质量种子产业集群为核心,通过发展总部经济、强化研发攻关、提升加工能力等有力举措,全力推进制种大县向制种强县转变。目前,全县建成现代化玉米种子加工中心25座、果穗烘干线15条、籽粒烘干线15条、成套加工线30条、小包装加工线49条,建设新品种研发和抗性鉴定基地800亩,累计培育玉米新品种78个,有效填补科研育种在西北区域的空白,为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推动产业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李炳)
编辑:刘 颖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