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2025·向新向上】 临泽:向“新”强“链”促振兴

发表日期: 2025-04-25 09:06 编辑录入:临泽县融媒体中心编辑 来源:临泽县融媒体中心
 : 

沃野耕新正当时。在玉米等农作物进入春种春播大忙时节,智慧化温室大棚里樱桃、蓝莓、无花果和羊肚菌、西红柿、辣椒迎来早春采摘季,走俏市场、走向餐桌,唤醒人们春天的味蕾,敲响了2025年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第一记“金锣”。

“在临泽,开展特色种植已经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新探索,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错峰进行、优势互补,为群众发展种植业、获得更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更多可能。”临泽县农业农村局李世栋告诉记者。

辗转36个小时,行程2600多公里后,来自辽宁盘锦的蟹苗趁着春风在临泽“安家落户”,张牙舞爪的鲜活螃蟹苗开始深耕水域、展望丰收。

“生态化养殖、品牌化发展”已经成为临泽县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亮点,现已建立以经济鱼类为基础,冷水鱼为特色,富锶螃蟹为优势,富锶白对虾为抓手的渔业综合养殖结构,2024年年产水产品1200余吨,产值达1.5亿元。

以“产业旺”促“乡村兴”,玉米、小麦等基础农业产业支撑要优要强,更需要特色产业去探路子。

临泽县聚力现代农业最大优势,锚定农业优先型功能定位,持续提升“4+1+N”产业规模和效益,聚焦突显特色、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不断提升六大产业集群规模和效益,形成30万亩左右高标准玉米制种、35万头肉牛、15万亩绿色蔬菜、15万亩特色林果和8000亩水产养殖发展格局,农业产业发展呈现出蓬勃生长的良好势头。

玉米制种年产种子1.5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量13%;引进智能化种子加工线,实现烘干、脱粒、分装全流程自动化;依托国家级种子质量检验中心与DNA数据库,建立全程可追溯监管平台……如今在临泽,一粒玉米种子已经发展为当地最大的基地规模化、加工智能化、质控数字化的关键产业链。

小枣、葡萄酒、核桃、小杂粮、高原夏菜等农产品迈出了品牌化发展的坚实步伐,“临泽珍美”“临泽小枣”区域公共品牌、“甘味”企业商标品牌和百惠果蔬、唐红盛世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不断扩大,全县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32个、“甘味”农产品14个,“临字号”农产品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孕育出种子、蔬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45家,全县加工农产品87.32万吨、畜产品26.83万头(只),农(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64.8亿元,“土特产”品牌化有力促进产业链价值跃迁,推动农业、加工、物流、文旅等环节协同升级。

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系统性补短板、创造性延链条是夯基蓄势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有力举措,是让“土特产”转化为“金名片”、让粮食释放出更高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临泽县聚力深化产业延链补链,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持续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畜头肉尾”和“接二连三”文章,实施链主骨干企业引培提升行动,荣获“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称号。

“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挖掘果蔬产业价值,着手打造全产业链示范园区,通过引进更加先进的精深加工技术和生产线,提高农特产品附加值和品质,拓宽市场销路。”临泽县新合作百惠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胡伟表示。

沃野连畴,产业“链”动。临泽县坚持链上布局、“新”处着眼,推动“老田垄”对接“智能棚”,“土特产”走向“产业链”,促进传统农事智慧与现代农业新质生产力交融共促,为推进全县乡村振兴迸发出新的动能。(张敏凤)

编辑:刘  颖

责编:魏红光

审核:李一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