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让盐碱荒滩变价值“高地”
临泽县坚持分类指导、综合施策原则,以高标准农田建设区域为重点,结合退化耕地治理等项目实施深入推进盐碱耕地治理,让“白茫茫”的土地成为种出高产作物的“希望田”。

近日,2025年临泽县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工程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1050亩,主要采取开挖排水洗盐渠系、铺设暗管排水管网等工程措施和机械深耕、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秸秆还田等农艺化学措施改良治理盐碱地。目前,增施有机肥、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等措施已随农作物种植时间实施完成,机械深耕、开挖排水洗盐渠系、铺设暗管排水管网等措施正在有序开展。
据项目实施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该项目共投资187万元,工程量为埋设排水暗管18754m,透水波纹管1741m,安装检查井3座,清理排阴沟446m。项目完工后可有效降低土壤耕作层盐分含量,减少有毒有害离子对农作物的损害,增加作物产量。特别是暗管工程,能显著改变自然状态下土壤不同层次和不同季节的盐分和水分分布,增加适宜种植的作物种类,从而为提高粮食产能提供保障。

盐碱地治理,要久久为功,更要强化政策保障、科技支撑、试点引领。近年来,临泽县大力实施盐碱耕地综合治理,采取疏通排阴沟、埋设暗管等工程措施,增施腐熟农家肥、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等各项措施,累计完成盐碱地改良面积5.15万亩,退化耕地治理面积6.31万亩,项目实施区盐碱耕地质量平均等级提高0.55个等级,土壤含盐量下降0.17g/kg,有机质含量提高2.18g/kg,全氮提升0.12g/kg,pH下降0.21,有效磷提高7.8mg/kg,速效钾提升29.39mg/kg。同时,推动“以地适种”与“以种适地”有机融合,充分挖掘盐碱地潜力,以“培肥改土排盐”为核心,以科技配套为支撑,加强耐盐碱品种推广应用,创新集成盐碱耕地生态治理与高效利用综合技术模式,促进耕地质量持续提升,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让盐碱地真正成为百姓增收的希望田和丰收田。(汪永凡 倪艳婷 侯玉琦)
编辑:史雪婷
责编:魏红光
审核:徐 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