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生荣 )
1937年1月初旬,远道西征而来的红西路军队伍中,有一支少年先锋团,偕同大部队进入临泽县境。这个少年先锋团大都是十二、三至十四,五岁的红小鬼。这些“娃娃兵”,都是红军从死亡线上抢救下的穷孩子,他们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作战机智勇敢。是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时,为了免遭刘湘等军阀和地主豪绅反攻倒算之害,有许多学校整校师生离开家乡跟随红军远征,就把他们编为少年先锋团。①
少年先锋团共有三个连,1000多人。团长叶代贵(又名叶明),政委刘建伦,参谋长余吉会,主任贺传吉,一连指导员王大法,二连指导员牟迎春,三连指导员张先进。②
红西路军的前锋部队—红五军进驻临泽县城(萝泉)时,少年先锋团的一帮军乐队敲鼓吹号,从东关到西关,为部队进驻鸣锣开道。③
随着部队的西进、东返、收缩、接防的徘徊,少年先锋团约1000多人转移到威狄堡(今新华乡)以东五里地的康家寨子、白家庄子驻扎了几十夭。少年先锋团的战士们,头带军帽,身裹毡片,脚穿草鞋,吃的煮熟的豌豆,一个个机餐勇敢,天真活泼。每日不怕严寒坚持军事训练,苦练杀敌本领,练唱歌曲,给当地群众教唱传授了许多抗日革命歌曲,流传下来的有:
“刀儿枪儿在我手,刀枪杀敌莫停留,我们要把东北收复归我有,杀!杀!杀!杀得鲜血横流,消灭敌人与走狗。”
“枪口对外,瞄准敌人,一枪打一个,一步一前进。我们有铁的纪律,我们是铁的兵,维护中华民族,有枪必有人。”
“我们惜子弹啊,一枪打一个呀,有了啊子弹才能去杀澈呀……
据当时听了这几首歌曲的老人说:“歌词简明,曲调激A,节奏强而有力,很能鼓舞士气。④
注释:
①访间平川乡宋耀辉等老人谈话笔录。
②张掖地委党史办《西路军史料第四辑》
③访间事泉乡魏永寿、魏九岭等老人。
④访问白家庄白松山等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