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金张掖时评】文明旅游:一面照见国民素养的镜子

发表日期: 2025-05-15 16:30 编辑录入:中共临泽县委网信办 来源:
 : 

    每逢节假日,各大景区人头攒动,这本是国泰民安、生活富足的好景象。然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画面穿插其中:随地吐痰、乱刻乱画、大声喧哗、插队加塞……这些不文明行为如同美玉上的瑕疵,不仅破坏了旅游环境,更折射出部分游客文明素养的缺失。文明旅游不是高不可攀的道德要求,而是每位出行者应有的基本准则,它如同一面镜子,照见的是一个人的修养,一个民族的素质。

  文明旅游首先是对他人的尊重。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是不干扰他人游览的基本礼仪;排队守秩序,是对其他游客时间的尊重;不随意触摸展品、不攀爬文物,是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曾见一位老者在博物馆轻声提醒同伴:“我们小声些,别打扰别人欣赏。”简单一句话,却体现了将心比心的体贴。反观那些在景区旁若无人高声喧哗、随意插队的游客,暴露的恰是缺乏公共意识与同理心。旅游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公共活动,文明便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

  文明旅游更是对自然的敬畏。大自然馈赠我们壮丽山河,我们理应报以珍惜与爱护。但现实是,随地丢弃的垃圾污染了清澈的溪流,随意踩踏破坏了脆弱的草甸,擅自投喂改变了野生动物的习性。记得在某自然保护区,一位母亲教导孩子:“我们把垃圾带走,只留下脚印。”这朴素的环保意识,正是文明旅游的精髓。当我们以征服者姿态对待自然时,失去的不仅是美景,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能。文明旅游要求我们以客人的谦卑姿态面对自然,而非主人的傲慢。

  文明旅游也是对自我的提升。旅行不仅是身体的移动,更是心灵的修行。一个在旅途中保持文明的游客,往往也是生活中自律的人。文明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需要从点滴做起:提前了解目的地风俗禁忌,遵守景区规定,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某次在高铁上,看到一位年轻人自觉将座椅靠背调直以免影响后排乘客,这小小的举动展现的是深入骨髓的文明素养。旅游中的文明行为,实则是个人修养的自然流露,每一次文明出行,都是对自我品格的一次锤炼。

  文明旅游看似小事,实则关系重大。它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当我们批评某些游客在国外的不文明行为时,更应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文明习惯。从自身做起,从每次出行做起,将文明内化为自然而然的行动。旅游景区可以设立更多文明提示,媒体应加强正面引导,学校需将文明教育融入课程,形成全社会崇尚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

  旅行是发现美的过程,而文明则是让美持续存在的保障。当我们带着文明去旅行,不仅能欣赏到更美的风景,也能成为别人眼中美丽的风景。愿每位游客都能以文明装点旅程,让旅游真正成为传播美的使者。(金时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