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党政动态 走进临泽 政府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政民互动 临泽招商

非遗点亮童年 文化传承从“指尖”走进“心灵”

发表日期: 2025-09-16 15:46 编辑录入:中共临泽县委网信办 来源:
 : 

    秋阳和煦,山丹县蓝天幼儿园里童声朗朗。一双双小手正认真捏塑着千年前的青铜纹样——这不是普通的美术课,而是一场由山丹艾黎纪念馆带来的“非遗手工DIY青铜器创意美术”体验。泥土在指尖流转,历史在手心复活,厚重的文明以一种可触可感的方式,悄然注入孩子们的童年。

  建强体系,让非遗传承有“根基”。近年来,山丹县深入挖掘整理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类135项,公布了147名非遗传承人。像山丹烙画、剪纸等技艺,在传承人的努力下,不仅荣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还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以烙画为例,传承人张志光将山丹马图腾融入创作,激活了边塞文化基因,让烙画作品既有传统笔意,又有时代意象。这种创新不仅为烙画艺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也让山丹的非遗文化更具特色和吸引力。

  深耕校园,让非遗的种子在童心“发芽”。非遗传承,关键在人,尤其在青少年。山丹县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此次“非遗手工DIY青铜器创意美术”活动,让孩子亲手尝试、亲身感受,非遗不再是遥远陌生的词汇,而成为可触摸、可创造、可分享的鲜活体验,激发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而在其他学校,也有烙画社团、非遗体验课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培黎职业学院还将烙画纳入工艺美术专业课程,开设非遗传承班,培养了众多“小小传承人”。这种“从指尖到心灵”的传承方式,正是非遗在未来得以延续的重要路径。

  产业融合,让非遗走出本土“出圈”。山丹县积极探索非遗与产业的融合之路,推动非遗走出本土,走向世界。成立文创产品研发专班,围绕四坝文化、军马文化等设计文创产品,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借助跨境电商平台,让山丹烙画走进多个国家,成为海外感知中国文化的“窗口”;同步开展非遗“六进”、民俗文旅、线上线下展销等活动,全方位拓宽非遗传播渠道。这种“非遗+产业”“非遗+文旅”的融合模式,既让非遗产生了经济价值,更让其文化影响力突破地域限制,实现“从本土走向世界”的跨越。

  深挖内涵,让非遗成为精神“载体”。非遗的价值,不仅在于技艺,更在于其承载的文化精神。山丹县在非遗传承中,注重将技艺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在青铜器DIY活动中,通过讲解时代楷模故事、国际友人事迹,让孩子们在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理解奉献、友爱的精神内涵;在各类非遗课程中,融入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培养,让非遗成为塑造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这种“技艺+精神”的传承方式,让非遗从“技艺传承”升华为“文化育人”,真正实现了“以文化人”的目标。

  从完善体系到校园浸润,从产业融合到精神育人,山丹县的非遗传承实践,为新时代非遗保护提供了宝贵启示:唯有让非遗贴近生活、融入时代、连接青年,才能让其真正“活”起来、“传”下去。未来,随着更多创新实践的推进,山丹非遗必将绽放更绚烂的光彩,为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注入更多“山丹力量”。(金时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