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与远方”的结合愈发紧密,文旅融合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肃南县以“品牌营销、业态创新、节会赋能”为三大抓手,深耕“文旅+”“+文旅”融合发展生态,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截至8月上旬全县共接待游客348.83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21.65亿元,这组数据的背后,是肃南对“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理念的生动践行,更是其在文旅融合赛道上加速奔跑的有力见证。
文旅融合的根基,在于“硬件”的提质升级。肃南深知,优质的旅游设施是留住游客的基础。为此,肃南县斥资2.2亿元推进13个文旅重点项目,加快A级景区提升改造,累计创建A级旅游景区9个、国家级民宿3家。从景区功能的完善到住宿品质的升级,每一处细节的打磨,都让“肃南之旅”的体验感持续提升。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欣赏壮丽的自然风光,更能在舒适便捷的环境中感受地域风情,让“到此一游”变成“深度停留”。
文旅融合的灵魂,在于“文化”的深度挖掘。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失去文化内核的旅游终将沦为“走马观花”。肃南牢牢抓住这一关键,实施特色文创产品培育工程,研发民族特色文创产品1200余种——这些文创产品不再是简单的“纪念品”,而是裕固族文化的载体,是游客与肃南之间的“情感信物”。当游客带走一件刺绣、一个摆件,带走的其实是对肃南文化的认同与记忆,而文化也借此实现了更远的传播。
文旅融合的活力,在于“活动”的持续赋能。节会活动是展示地方魅力、聚集人气的重要窗口。肃南成功举办2025丝路大赛马——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赛马会(第一季)暨全县第十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及各类特色文旅活动100余场次,让游客在激情赛事中感受民族豪情;《祁连飞天鹿见肃南》文旅宣传片全网点击量超60万,用镜头语言将肃南的美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这些活动如同一个个“文化IP”,既丰富了游客的体验,又让肃南的文旅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形成“活动带火流量,流量转化为效益”的良性循环。
从硬件升级到文化赋能,从节会引流到品牌塑造,肃南的文旅融合实践,本质上是对“生态优先、文化为魂”发展理念的坚守。它告诉我们,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而是通过资源的整合、业态的创新、内涵的延伸,实现“1+1>2”的效应。
如今的肃南,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文旅融合的新机遇。相信随着“文旅+”“+文旅”生态的不断完善,这片土地将持续释放文化魅力与旅游活力,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让更多人在这里遇见美景、邂逅文化、留住记忆。(肃南县委宣传部 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