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二、机构设置
第二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第三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十、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十一、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十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十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第四部分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部门概况
一、部门职责
主要承担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设施园艺植物检疫、粮油高产创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投入品监管、有害生物预警监测、疫情防控、统防统治、耕地质量地力评价、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测土配方施肥、高效农田节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蔬菜、食用菌、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发项目的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相关技术攻关研究,农民培训、科技宣讲,农业标准化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工作。
二、机构设置
本部门由事业本级1个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组成,内设经作站、植保植检站、农业环保站、耕地质量保护站、农技站、办公室等6个内设机构。
第二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表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二、收入决算表
三、支出决算表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明细表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本部门没有相关数据,故本表无数据)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表(本部门没有相关数据,故本表无数据)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表
(以上内容详见附件)
第三部分2023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支总计均为2443.11万元。与上年度相比,收、支总计各增加1393.69万元,增长132.81%,主要原因是增加省级农作物病虫害(苹果蠹蛾)防治补助、农业防灾减灾、粮油生产保障小麦“一喷三防”、第三次土壤普查、秋粮作物“一喷多促”、现代寒旱农业发展河西茄科作物制种基地监测防护、中央耕地轮作试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项目资金。
二、收入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收入合计2443.1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434.91万元,占99.66%;其他收入8.20万元,占0.34%。
三、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支出合计2436.8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413.15万元,占16.95%;项目支出2023.73万元,占83.05%。
四、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均为2434.91万元。与上年相比,各增加1385.49万元,增长132.02%。主要原因是增加省级农作物病虫害(苹果蠹蛾)防治补助、农业防灾减灾、粮油生产保障小麦“一喷三防”、第三次土壤普查、秋粮作物“一喷多促”、现代寒旱农业发展河西茄科作物制种基地监测防护、中央耕地轮作试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项目资金。
五、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总体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434.9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1385.49万元,增长132.02%。主要原因是增加省级农作物病虫害(苹果蠹蛾)防治补助、农业防灾减灾、粮油生产保障小麦“一喷三防”、第三次土壤普查、秋粮作物“一喷多促”、现代寒旱农业发展河西茄科作物制种基地监测防护、中央耕地轮作试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项目资金。
(二)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结构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2434.91万元,主要用于以下方面: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01万元,占1.44%;卫生健康支出24.25万元,占1.0%;农林水支出2351.04万元,占96.56%;住房保障支出24.61万元,占1.01%。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年初预算为2434.91万元,支出决算为2434.9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其中: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年初预算数为35.01万元,支出决算为35.0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
2.卫生健康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4.25万元,支出决算为24.2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
3.农林水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351.04万元,支出决算为2351.04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
4.住房保障支出年初预算数为24.61万元,支出决算为24.61万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00.0%。
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413.15万元。其中:
人员经费386.75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6.53万元,下降6.42%,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变动,缴纳在职职工养老保险等。人员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公务员医疗补助缴费、其他社会保障缴费、住房公积金等。
公用经费26.4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2.11万元,增长8.67%,主要原因是在职人员变动,增加上年结转资金支出。公用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办公费、邮电费、差旅费、维修(护)费、劳务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等。
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3年度无政府性基金收入,也没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安排的支出。
八、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说明
本部门2023年度没有使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的支出。
九、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23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全年预算数为4.46万元,支出决算为3.96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38万元,下降8.81%,主要原因是大力压减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
(二)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具体情况说明
1.因公出国(境)费用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下降0%。
2.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全年预算数为4.46万元,支出决算为3.96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38万元,下降8.81%,主要原因是大力压减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
其中:公务用车购置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下降0%。
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全年预算数为4.46万元,支出决算为3.96万元,决算数小于预算数的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县委、县政府过紧日子要求,严控“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38万元,下降8.81%,主要原因是大力压减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
3. 公务接待费全年预算数为0.00万元,支出决算为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下降0%。
外事接待费支出0.00万元。
其他国内公务接待支出0.00万元。
(三) “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决算实物量情况
2023年度本部门因公出国(境)共计0个团组,人;公务用车购置0辆,公务用车保有量为2辆;国内公务接待批次0人,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0人;国(境)外公务接待0批次,0人。
十、机关运行经费支出情况说明
我单位2023年度无机关运行相关经费。
本年度会议费支出0.00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0.0万元,下降0%。本年度培训费支出0.77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0.77万元,增长100%,主要原因是参加全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骨干培训。
十一、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
我单位2023年度无政府采购相关经费。
十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部门共有车辆2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0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0辆、机要通信用车0辆、应急保障用车0辆、执法执勤用车0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0辆,离退休干部用车0辆,其他用车2辆,1辆为植物检疫专业用车,1辆为农业科技推广用车。单价100万元(含)以上设备0台(套)。
十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由于决算公开表格中金额数值应当保留两位小数,公开数据为四舍五入计算结果,个别数据合计项与分项之和存在小数点后差额,特此说明。
第四部分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2023年度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全面开展绩效自评,其中,一级项目12个,二级项目XX个,共涉及资金922.94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45.65%。对2023年度0个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共涉及资金0.00万元,占政府性基金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0%。组织对2023年度0个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共涉及资金0.00万元,占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支出总额的0%。组织对省级农作物病虫害(苹果蠹蛾)防治补助、农业防灾减灾、粮油生产保障小麦“一喷三防”、第三次土壤普查、秋粮作物“一喷多促”、现代寒旱农业发展河西茄科作物制种基地监测防护、废旧地膜回收利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央耕地轮作试点、化肥减量增效、地膜回收利用试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12个项目开展了部门评价,涉及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22.9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0.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0.00万元。从评价情况来看,各项目基础信息完整、绩效目标明细、绩效指标科学合理、管理制度健全、资金使用合规、项目实施完成情况良好,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服务对象满意度较高。
二、绩效自评结果
我部门在2023年度部门决算中反映省级农作物病虫害(苹果蠹蛾)防治补助、农业防灾减灾、粮油生产保障小麦“一喷三防”、第三次土壤普查、秋粮作物“一喷多促”、现代寒旱农业发展河西茄科作物制种基地监测防护、废旧地膜回收利用、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中央耕地轮作试点、化肥减量增效、地膜回收利用试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12个项目绩效自评结果。
1.2023年省级农作物病虫防治补助资金—苹果蠹蛾防治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6万元,执行数为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要求化防面积达到3万亩次,实际化防面积3.5万亩次,建立防治示范园10个,面积1000亩;二是防控物资合格率100%;三是农药、诱捕器到位及时率100%,防控工作完成及时率100%;四是通过项目实施,准确掌握虫情发生动态,有效组织开展防治,全县蛀果率 0.08%;五是广泛应用太阳能杀虫灯、虫情测报灯、性诱捕器等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农药使用量(折纯量)减少5%。下一步,我单位将继续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苹果蠹蛾蛀果率控制在0.2%以下。有效压低虫口密度和危害程度,有效遏制苹果蠹蛾疫情扩散蔓延,达到苹果蠹蛾疫情“对内不危害、对外不传播”的防控目标。项目绩效自评情况:优。
2.2023年农业防灾减灾资金(防灾救灾第一批)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20万元,执行数为2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建立防治示范园2个,面积120亩;二是农药、诱捕器到位及时率100%,防控工作完成及时率100%;三是通过项目实施,准确掌握虫情发生动态,有效组织开展防治,全县病虫危害损失率1.7%;四是广泛应用太阳能杀虫灯、虫情测报灯、性诱捕器等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农药使用量(折纯量)减少5%。下一步,我单位将及时监测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发生情况,有效控制扩散蔓延,遏制草地贪夜蛾等暴发成灾,赢得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主动权,确保我县农业生产安全。项目绩效自评情况:优。
3.2023年粮油生产保障资金小麦“一喷三防”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0万元,执行数为1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召开了全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暨小麦“一喷三防”现场培训会,及时将采购的戊唑醇悬浮剂、磷酸二氢钾下发各镇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和农户,完成小麦“一喷三防”防早衰、防干热风、防病虫实施面积2万亩;二是增强了灌浆强度,延长了灌浆时间,增加了粒重,效果显著;三是全县小麦病虫害轻度发生,小麦作物单产未减产;四是通过项目实施,全县粮食生产能力恢复。下一步,我单位将继续在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同时,增施叶面肥、生长调节剂等,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减轻病虫、干热风、倒伏和早衰等危害,减少小麦因灾损失、达到稳产增产目标,切实将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项目绩效自评情况:优。
4.2023年耕地建设与利用资金—第三次土壤普查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6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6万元,执行数为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完成616个样点外业调查采样任务;二是质控小组严格落实要求,采样现场质量检查达到100%;三是开展技术培训。下一步,我单位将加快内业检测化验进度,严格落实质量控制要求,查清县域土壤资源数量和质量,为全县土壤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为全县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项目绩效自评情况:优。
5.2023年秋粮作物“一喷多促”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50万元,执行数为15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完成“一喷多促”21.35万亩;二是通过开展秋粮作物“一喷多促”,达到了促壮苗稳长、促灌浆成熟、促单产提升的目标,作业区内防效显著,达到了预期防控目标;三是作业区内社会化统防统治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了11%,防效提高10%,亩增产10-22公斤,亩节本增效80-100元,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项目绩效自评情况:优。
6.河西茄科作物制种基地监测防护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0.14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40万元,执行数为0.54万元,完成预算的1.35%。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要求,建成监测点4个。认真落实“定人、定点、定时”监测制度,实时掌握病虫害发生规律,预测防治适期,提高了监测预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严把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关口,茄科作物种子收获后,对全县涉及茄科作物制种的7家公司、3种作物、进行全覆盖取样,及时送样开展两种病毒的室内检测。田间调查和试纸条检测覆盖率100%、室内鉴定率100%、疫情处置率100%。抽样送检及时率100%,疫情处置及时率100%。下一步,我单位将继续在茄科作物制种区域开展亲本种子复检、田间监测调查、试纸条检测、实验室检测、试验示范和宣传培训等工作,严把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关口,加强国外引种疫情监测,对全县茄科作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严格封锁控制,全面完成各项任务。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良好。
7.省级农业相关转移支付—废旧地膜回收利用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87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41万元,执行数为4.03万元,完成预算的9.83%。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项目下达后,我们积极组织实施,制定了详细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扶持7个镇的24个回收站点和47个回收网点常态化运行,及时回收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群众交售的废旧农膜,扶持供销百惠有限公司已建成的临泽百惠沃田有机肥生产企业积极开展利用尾菜生产有机肥处理利用,扶持陈军西瓜专业合作社、临泽县贾小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田间尾菜直接还田和行间还田等尾菜处置利用,完成了15个点地膜监测年度计划任务。发现的主要问题及下一步改进措施:2022年以来,省上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实施,大力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无法将镇村回收网点运行费用列入项目资金保障范围,导致我县回收网点运行举步维艰。尾菜处理利用方面,由于项目扶持资金量小,蔬菜加工企业和蔬菜种植经营主体不能及时的开展尾菜资源化利用,只能通过牲畜过腹还田、直接还田等方式开展尾菜处置利用。建议上级业务部门着眼于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的全过程,加大政策扶持政策,将废旧农膜回收网点运行费用列入项目扶持范围,切实弥补废旧农膜回收中的短板和不足。加大对尾菜饲料化、肥料化利用的扶持力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应收尽收,全面处置,切实消除生态环保风险隐患。下一步,我们将以《省级财政生态农业保护项目》实施为抓手,优化实施方案,合理分配资金,切实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关键处。不断健全废旧农膜回收体系,确保机制健全、高效运转。加大蔬菜生产和经销经营主体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加大尾菜多元化、多途径的处置利用。加强农田残膜监测,详实掌握第一手数据,为开展废旧农膜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撑。严格落实面源污染治理属地管理责任,紧盯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督查检查,及时发现和通报一批影响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例,做到以案促改、举一反三,倒逼主体责任落实。项目绩效自评情况:良。
8.省级农业相关转移支付—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补助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100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4万元,执行数为4万元,完成预算的100%。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在全县范围内确立5个长期定位监测点;二是开展肥料利用、肥效对比及经济作物“2+X”、肥效校正等试验6项;三是采取定点、定户、定人的“三定”原则,参照2022年度调查户,基本确立2023年度施肥调查户60个,作物收获完毕后开展了施肥情况调查;四是围绕项目建设,累计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培训班7期,召开现场会2场次,现场技术培训2场次,确保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5万亩;五是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水肥托管服务等,有效降低滥用化肥对土壤和农产品的污染,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品质,促进了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优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促进降本增效,预计全年亩均化肥(折纯)使用量较上年度减少0.73kg,下降2.86%。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技术培训力量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试验示范效应还需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完成土壤化验和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二是认真落实田间试验,做好数据收集整理总结。项目绩效自评情况:优。
9.2023年中央耕地轮作试点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9.07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300万元,执行数为272.15万元,完成预算的90.72%。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全县完成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2.0229万亩,其中建成连片千亩以上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后茬复种生产示范基地2个、建成100亩以上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后茬复种示范点12个;完成麦后复种2.0118万亩,其中复种娃娃菜0.32万亩,西蓝花0.46万亩,燕麦0.48万亩,青饲料0.36万亩,荞麦0.08万亩,糜子0.05万亩。全面完成了2个千亩小麦浅埋滴灌溉水肥一体化后茬复种项目高产创建示范片、12个百亩攻关田的创建工作。共开展相关试验、示范5项(次)。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综合运用各项配套技术,加强田间管理,肥水管理技术指导、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项目区群众对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和各项集成技术的到位率和使用率,确保各项实用农业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严格落实高产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创建任务落实、组织协调有力、技术人员到位,切实抓好预测产评估、实地测产、资料整理汇总,开展高产典型调查,总结高产经验,做好全年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总结工作。三是狠抓项目推进,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健全工作档案,做好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积极推进项目资金支付,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小麦浅埋滴灌溉水肥一体化后茬复种项目创建工作顺利开展。项目绩效自评情况:优。
10.2023年化肥减量增效资金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5.2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121万元,执行数为62.86万元,完成预算的52%。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重点围绕我县施肥量大的优势作物,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式”集成配套示范面积10万亩。在进一步夯实测土配方施肥基础工作的同时,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在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下,力争全县化肥用量实现负增长。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5万亩,完成农户施肥调查60户,完成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取土化验5个,开展田间试验6项(次),完成县域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技术培训力量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试验示范效应还需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完成土壤化验和耕地质量评价工作。二是认真落实田间试验,做好数据收集整理总结。项目绩效自评情况:优。
11.2023年地膜回收利用试点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7.3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480万元,执行数为350万元,完成预算的73%。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2023年共落实农作物播种面积52万亩,其中:粮食面积41.01万亩(小麦2.02万亩,玉米38.6万亩,制种玉米30.5万亩),种植各类蔬菜9.82万亩。地膜覆盖面积约45.04万亩,地膜使用量约2420.4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相关要求,把清理整治废旧地膜为主的“白色污染”作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促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以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的实施为主,督促各镇发挥已建立的24个回收站作用,促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至目前回收废旧地膜2074.8吨,回收率约为85.72%。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一是县地膜使用面大量广,而废旧地膜回收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广大农民群众捡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二是本县玉米覆膜面积较大,玉米根茬大不利于机械回收,机械回收的废旧地膜根叶较多无法加工,导致部分群众捡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三是农资经营点分布点多面广,大部分销售点在镇、村甚至在社一级,经营户流动上门配送,给农膜市场监管带来很大难度。四是由于加工废旧地膜成本高无效益,致使加工企业加工缓慢,参与回收的积极性不高。五是个别镇、对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政策宣传不到位,致使村社干部及老百姓没有认识到推广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作用和意义,导致各镇进展不平衡。六是0.015mm的加厚高强度地膜较厚,玉米幼苗不能破土,人工掏苗增加了用工成本。七是今年受大环境影响,加厚地膜生产进度缓慢,供货不及时,每日生产的地膜跟不上农户用膜,部分镇、村存在拉不上地膜的情况,农户等不及,自行买膜覆膜,致使原先预定落实的加厚高强度地膜任务落空。下一步改进措施:认真贯彻省市县关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要求,大力推广厚度0.015mm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加大农膜专项检查,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流入市场,继续加强废旧地膜回收加工力度,实现变废为宝,循环利用。进一步探索完善废旧农膜回收治理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变“要我回收”为“我要回收”,使废旧农膜回收成为农民的一项自觉行动。建议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和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补助,调动广大农户使用加厚高强度地膜和捡拾废旧地膜的积极性,切实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项目绩效自评情况:优。
12.2023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绩效自评情况: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绩效自评得分为90.87分。项目全年预算数为200万元,执行数为17.37万元,完成预算的8.68%。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一是建成3个高标塑造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二是通过对项目实施区域内种植户的肥料、地膜、种子、绿色防控农药等物资补助,以及机械、统防统治等服务的投入,使示范区内小麦产量较往年有所增长。三是通过项目实施,实现示范区内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标准化生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厚高强度地膜覆盖栽培、智能控制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技术覆盖率达到100%。总产量较前三年平均增长10%以上,节本增效水平在10%以上,目标产量达到500公斤/亩以上。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项目区涉及面广,农民素质不一,对高产创建活动的认识不够到位,直接影响创建活动的推进;二是省级项目实施方案下达较迟,留给项目规划、招投标、公示的时间非常有限,项目推进推进计划相对滞后。下一步改进措施:一是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综合运用各项配套技术,加强田间管理,肥水管理技术指导、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项目区群众对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和各项集成技术的到位率和使用率,确保各项实用农业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二是严格落实高产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确保创建任务落实、组织协调有力、技术人员到位,切实抓好预测产评估、实地测产、资料整理汇总,开展高产典型调查,总结高产经验,做好全年粮食高产创建项目总结工作。三是狠抓项目推进,严格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要求,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健全工作档案,做好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积极推进项目资金支付,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创建工作顺利开展。项目绩效自评情况:优。
三、部门绩效评价结果
依据部门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对2023年度临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整体绩效目标进行了独立评分,最终评分结果为97.17分,评级为“优”。
第五部分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
二、事业收入: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
三、经营收入: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四、其他收入:指除上述“财政拨款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以外的收入。
五、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含专用结余):指事业单位按照预算管理要求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弥补收支差额的金额,以及使用专用结余安排支出的金额。
六、年初结转和结余:指单位上年结转至本年使用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七、结余分配:指单位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缴纳的所得税、提取的专用结余以及转入非财政拨款结余的金额等。
八、年末结转和结余:指单位按有关规定结转到下年的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和结余、经营结余。
九、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十、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十一、经营支出: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十二、“三公”经费: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十三、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款)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养老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支出。
十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类)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项):反映机关事业单位由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支出,失业保险支出。
十五、卫生健康支出:反映机关事业单位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由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支出,公务员医疗保险补助支出,医疗费补助。
十六、农林水支出:反映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包括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和特定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的支出。
十七、工资福利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十八、商品和服务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战略性和应急储备支出)。
十九、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二十、资本性支出(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单位安排的资本性支出。
二十一、对企业补助(支出经济分类科目类级):反映对各类企业的补助支出。
临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3年整体支出绩效自评价报告.docx
临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3年单位整体绩效自评表.xlsx
临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3年项目绩效自评报告.tar.gz
临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2023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xlsx